国产精品特黄特色三级视频,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亚洲国产欧美中文手机在线,免费国产凹凸在线视频

您所在位置:
首頁 > 隴檢要聞 > 新聞發布會 > 正文
新聞發布會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新聞發布會】甘肅:檢察機關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達到85.93%!

時間:2020-12-31 11:59:09  作者: 點擊數:

新聞發布會現場

12月30日下午,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履行檢察機關主導責任、準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通報甘肅省檢察機關推進落實刑事訴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情況,并發布6個全省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典型案例。甘肅省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楊波、第三檢察部副主任袁麗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三級調研員盧瑩主持發布會。

甘肅省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 楊波

楊波通報了甘肅省檢察機關推進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相關情況。

據介紹,自2018年10月刑事訴訟法修改后,甘肅省檢察機關創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機制,著眼于化解社會矛盾,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穩步推進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取得了明顯成效。2020年1月1日至12月15日,全省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結各類案件19798件26021人,人數占同期辦結刑事犯罪總數的85.93 %。其中,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提起公訴19157人,提出量刑建議15284人,其中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9152人,幅度刑量刑建議6132人,占比分別為59.88%和40.12%;法院采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13577人,占同期提出量刑建議人數的88.83%,其中采納幅度刑量刑建議4956人,采納率為80.82%;采納確定刑量刑建議8621人,采納率為94.19%。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提起公訴并出庭的11574件案件中,適用速裁程序2345件,占20.26%;適用簡易程序5008件,占43.27%;適用普通程序4221件,占36.47%。

遵循刑事訴訟基本原則

認罪認罰案件實體從寬得到落實

認真貫徹落實《刑事訴訟法》和兩高三部《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有關規定,從起訴必要性和量刑優惠等多層次,最大限度落實實體從寬。2020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依照法律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可能判處免于刑事處罰的輕微刑事案件,依法作不起訴處理的有6573人,占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案件總人數的25.26%;被判處3年以下輕刑的案件,占適用該制度辦理案件總數的90.41%,被判處非監禁刑的占45.91%。

注重提高訴訟效率

認罪認罰案件程序從簡得到落實

積極履行訴訟主導責任,推動認罪認罰案件繁簡分流、簡案快辦、難案精辦。全省檢察機關在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的案件中,適用速裁程序和簡易程序辦理的占63.53%,其中適用速裁程序審查起訴的案件均在10日內辦結,平均辦案時間縮短7.5天。蘭州市檢察機關協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主動認罪認罰并且有可能被判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啟動“輕刑快辦程序”,通過與看守所、法院溝通協商,建立“集中提審、集中出庭”機制,訴訟效率顯著提升。

充分運用確定刑量刑建議

認罪認罰案件穩定性得到增強

嚴格貫徹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量刑指導意見》,注意總結分析以往法院對同類型案件的判決情況,依法審慎提出明確量刑建議。2020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率從1月份的29.3%上升至11月份的68.06%,確定刑量刑建議采納率從1月份的76.95%上升至11月份的96%。

充分保障當事人權利

司法公正得到進一步彰顯

堅持“提速不降低質量、從簡不減損權利保障”的原則,堅持法定證明標準,對256名在偵查階段認罪認罰,但經審查認為證據不足、不能認定其有罪的犯罪嫌疑人,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高度重視被害人合法權益保護,在辦案中注重對認罪認罰從寬、刑事和解等法律規定的釋法說理,并充分聽取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對案件處理的意見。推動落實值班律師制度,通過值班律師制度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權利。除少數指定辯護和自行委托辯護的情形外,全省值班律師參與認罪認罰案件占比達84.54%。

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得到進一步體現

對發生在鄰里、同事、親友間的輕傷害案件,當事人已自行和解的,檢察機關積極貫徹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或向法院提出從輕處罰的量刑建議,最大限度減少社會對抗,促進社會和諧。

下一步,全省檢察機關將主動把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融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中,在保持穩定適用率的基礎上,堅持依法應用盡用,狠抓準確規范適用,不斷提升認罪認罰案件辦理質效,同時強化與相關機關的協作配合,共同推進該制度穩健運行,努力實現司法辦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甘肅省檢察院第三檢察部副主任 袁麗

袁麗通報了6個全省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典型案例。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三級調研員 盧瑩

本次新聞發布會邀請了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日報、中新社、法治日報、甘肅日報等31家媒體記者參加。

@中國日報記者鄭艷慧:楊專委,您之前提到,兩高三部《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辦理認罪認罰案件,檢察機關一般應當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只是對新型犯罪和不常見的犯罪,以及量刑情節復雜的案件,可以提幅度刑建議。但是有人認為,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會侵犯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對此,您怎樣看待?

甘肅省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楊波:第一,從法理上講,檢察機關的起訴權包括定罪請求權和量刑建議權,首先是請求定罪,其次是請求量刑。從權力屬性上講,量刑建議就是求刑權。依法提出確定的量刑建議,是檢察機關的法定職責。第二,從實踐中來看,檢察機關提出的量刑建議越具體,越有利于增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的合理預期,也有利于鼓勵被告人及早認罪。而且,控辯雙方能夠平等地參與量刑協商,也有利于促進量刑的公平公正。第三,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權與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既相關聯,又相互制約。檢察機關作為公訴方,擁有求刑權,但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又強調法官的最終裁判權。量刑建議可以有效化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對抗心理,從而為法官最終裁判打下良性基礎。

@法治日報記者賀娜娜:檢察機關在辦理認罪認罰案件中,如何保障被害人一方的權益?

甘肅省檢察院第三檢察部副主任袁麗: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我國刑事訴訟制度中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的重要路徑,既強調對犯罪嫌疑人的權利保障,也強調對被害人合法權益的保障。在具體的制度設計和司法實踐中,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主要從以下方面來保障被害人一方的合法權益:一是在確定對被告人的從寬幅度上,把被害人是否諒解、被告人是否就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等事項與被害方達成和解、調解協議作為重要考量因素。對于被告人通過積極賠償損失等獲得被害方諒解的,從寬幅度原則上要大于沒有獲得被害方諒解的情形。二是被告人選擇適用速裁程序,必須就附帶民事訴訟部分與被害方達成和解、調解協議。被告人口頭上表示愿意服從司法機關的處理意見,但暗地里隱匿、財產轉移,有能力賠償卻不賠償的,不認定為認罰。檢察機關辦理認罪認罰案件,一方面要努力實現被害人權益和被告人權利保障的平衡,另一方面對于當事人雙方達成和解的,也要認真審查,防止出現有違社會公平正義的“花錢買刑”現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