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民主與法制時報刊發《甘肅省古浪縣檢察機關:守護農業品牌,助推鄉村振興》。

《民主與法制時報》截圖
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檢察官穿梭在田間,成為這一片片麥田中最忠實的法治守護員……這是甘肅省古浪縣人民檢察院開展“檢察護企”“檢護民生”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
在古浪縣,“紅禿頭”小麥這一獨具地域特色的璀璨瑰寶,是古浪縣特色農業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為助推鄉村振興,古浪縣檢察院全面部署開展農業地理標志保護專項行動,他們與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會簽了《關于建立特色農產品保護協作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凝聚農業地理標志優勢產業保護合力,為古浪農業產業振興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意見》以知識產權保護為抓手,以保護古浪“紅禿頭”小麥等國家地理標志特色農產品為目標,明確規定了檢察機關、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督管理局要以堅持依法履職、協同聯動為原則,加強線索移送、信息共享、會商研判等方面的協作配合。同時,要求檢察機關堅持綜合履職,加強與行政機關的互通聯動,將法律監督職能更好融入品牌產業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局,促進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同頻共振,共同推動古浪縣特色農產品規范化經營管理。
古浪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意見》為加強特色農產品保護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和司法保障。《意見》出臺后,他們及時與檢察院開展了為期5個月的專項行動,特別是針對“紅禿頭”小麥的制種、種植方式、深加工等方面全過程進行監督監管,對于非法制種、摻假售假的行為,與檢察院打好“兩法銜接”組合牌,確保保住優勢、保住特色。
古浪縣泗水鎮是全縣主要的“紅禿頭”小麥產業區,近年來,該鎮通過與檢察院共同開展專項行動,引導廣大農民拓展種植高品質“紅禿頭”小麥9600畝。以“紅禿頭”小麥為原材料的深加工產品——古浪掛面享譽全國,成為該鎮經濟發展的“金字招牌”,為高原旱作農業發展、農民增收開辟了一條新路徑。
如今,在泗水鎮泗水村,基本兩三戶人家就有一個掛面作坊。但檢察官在走訪中發現,部分掛面作坊存在用一般小麥或摻入一般小麥冒充“紅禿頭”小麥制作古浪掛面的現象,而且市場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冒用、濫用“紅禿頭”商標的行為。針對這些問題,古浪縣檢察院及時立案審查,并根據協作保護機制,向縣農業農村局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相關問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書,并對涉案企業進行了行政處罰。
據了解,在專項行動中,考慮到冒用“紅禿頭”特色農產品商標的違法主體均為縣內農業合作社或農戶加工小作坊等小微企業,古浪縣檢察院在行政機關下發整改通知書后多次走訪,發現各涉案企業整改均比較到位,為確保企業正常經營,檢察院組織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前往涉案企業進行訴前磋商,各方主體本著共同維護地理標志特色農產品和農產品生產企業健康發展的目的,相應減輕或者取消涉案企業罰款,并監督小微企業簽署保證書。
“經過檢察官的釋法說理,我們明白了之前的行為是砸了自己的‘招牌’,悔恨不已。同時,檢察院幫助我們協商調解,減免了部分罰款,對我們以家庭作坊為主的小微企業給予了極大助力。”古浪縣某面品廠經理崔某某說。
在專項行動中,古浪縣檢察院緊扣農業知識產權保護、農業種養殖、深加工企業保護,依法打擊非法制種、制假售假等各類違法行為5起,向有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3份,督促行政機關完善制度機制12項。同時,針對“紅禿頭”小麥經營情況,與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建立了巡察制度,為“紅禿頭”小麥這一特色優勢品牌產業提供系統化、全方位的法治保障。
古浪縣檢察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古浪縣檢察院將始終堅持黨的中心工作到哪里,檢察工作就跟進到哪里,把法律監督職能更好融入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切實以“檢察守護農業品牌”為目標,與各行政部門攜手發力,達到“辦理一案、治理一片、復興一業”的效果,共同促進特色農產品規范化經營管理。(作者:本社記者馬震坤 通訊員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