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檢察日報公益周刊刊發《留守老人有了上門巡診服務》。

《檢察日報》截圖
留守老人有了上門巡診服務
講述:甘肅省會寧縣世宏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劉燕
會寧是甘肅人口和地域大縣。由于自然條件艱苦,很多年輕人選擇外出務工,留守老人越來越多。
起初,我和丈夫也在外經營一家餐館,留在老家的老人一直是我們的牽掛。想到萬一家里老人頭疼腦熱需要照顧,子女不在身邊極不方便,加上餐館經營狀況不好,我們關了餐館、回到村里,依靠政策扶持,成立世宏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肉牛養殖產業。經過10多年的打拼,我和丈夫成為大家眼中的“養殖達人”,并被推選為甘肅省人大代表。
2021年發生的一起案件,讓我深受觸動,并確認自己回鄉照顧老人的決定正確。鄰鄉的一位“村醫”在看診過程中,發生醫療事故,并被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而在這次事故中離世的正是一位留守老人。
其實,地處偏遠山村的留守老人都知道,這位“村醫”沒有行醫資格和藥品經營資格。但面對山大溝深的自然條件,大家都抱著“小病靠扛、大病就醫”的思想,圖方便在這個私立診所看病拿藥。
少花錢、少跑路、治好病,是人民群眾對于醫療最樸素的需求。面對群眾的需要和非法行醫的現狀,會寧縣檢察院在辦理這起刑事案件的同時,還調查涉案人員生活狀況、社會治理漏洞等內容,向相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推動建立長效監管機制,確保農村群眾放心就醫、用藥。
此外,我們縣還專門部署開展了“非法行醫”專項整治行動,在全縣排查非法行醫、非法銷售藥品等違法行為,完善偏遠鄉村的醫療上門服務工作機制,有效根治了“非法行醫”亂象,規范了藥品市場經營秩序。
從去年開始,我所在的會寧縣黨家峴鄉毛坪村,鄉村醫療條件實現提檔升級,建立了標準化村衛生室,也配備了具有執業資格的醫師,定期會有醫生到村里進行巡診,上門給老年人免費量血壓、測血糖等,讓老年人不出遠門就能享受到診療服務,確實方便了很多。(整理:本報記者南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