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肅南縣檢察院在便民市場建立“檢護民生”工作室,搭建更加暢通的檢群“連心橋”,依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不斷加強民生司法保障。
據悉,“檢護民生”工作室集掌握民生需求、收集公益訴訟線索、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化解矛盾糾紛等法治服務于一體,綜合運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有效解決檢察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并集中展示檢察機關在服務肅南發展方面,尤其是在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文物安全保護等方面和服務民生方面所做的工作。
在工作室建設過程中,肅南縣檢察院與法院及相關部門加強溝通聯系,強化機制建設,建立10余個協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構建共治共護共享的多元工作新格局:聯合縣法院制定《關于健全完善民事監督制約與協作配合機制的實施辦法》,與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出臺《關于加強肅南縣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實施意見》,與縣司法局建立檢調對接工作機制,與農業農村部門簽訂《關于加強公益訴訟檢察與行政執法協作機制的意見》,持續加強與各行政執法部門的溝通聯系,健全完善協作配合機制,形成系統、源頭治理的“檢察+協同共治”工作新格局。通過協作機制渠道,已磋商解決民生問題5件,獲得案件線索2條,辦理知識產權法律監督案件2件。
此外,該院還加強相關制度建設,著力強化內控制度,從值班值守、群眾走訪、線索受理、案件移送、結果答復等方面,制定全流程全要素內控制度;把工作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人員配備一線,分管領導帶班,確保接待群眾工作無差錯。工作室建立后,該院已受理多起案件線索,并已移交相關部室辦理。
“我們通過‘檢護民生’工作室進一步拓寬工作視野,努力提升監督業務精準性。”該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開展社區共駐共建等活動,以集中宣傳、法治講座、以案釋法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向群眾宣傳“檢護民生”專項行動和相關典型案例;依托檢察新媒體平臺,發布各類檢察信息和動態10余條,不斷提升“檢護民生”工作知曉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