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監督不是故意找茬,更不是‘零和博弈’,監督與被監督都是為了推進法治建設進程,把人民的根本利益維護好。”平涼市崆峒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軍雄介紹,2023年以來,該院把做精做優檢察建議作為延伸法律監督觸角、參與社會治理、促進依法行政、服務發展大局的重要手段,強化檢察建議的剛性與質效,緊盯社會治理堵點、難點、痛點,發出檢察建議105份,為區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檢察智慧。
擰緊未成年人入住“安全閥”
“在辦理一起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時,我們發現轄區內酒店存在違規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情形?!鞭k案檢察官介紹,為了進一步核實相關情況,辦案組一行實地察訪了周邊的部分酒店。
在對酒店入住信息、視頻監控調閱查看后,該院發現相關酒店夜間值班人員少、管理松散,隨意登記現象時有發生,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為了堵塞漏洞,平涼市崆峒區檢察院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法律監督職能,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相關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后高度重視,立即組織開展住宿行業專項整治活動,對轄區內賓館等住宿經營場所進行全面摸排,逐一排查安全隱患。檢察機關全程跟蹤監督,并聯合相關行政機關建立信息互通機制,助力凈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外部環境。
鏟除“美麗”背后的“毒”陷阱
“我看我朋友吃了,效果很明顯,就要了聯系方式買回來吃,剛開始體重蹭蹭降,漸漸就不明顯了,而且身體不適感越來越強。”李某某講述著自己變瘦路上的“捷徑”。
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期間,犯罪嫌疑人陳某某、盧某某從非正規渠道購進“三無”減肥藥,將含有麻黃堿等有毒、有害成分的減肥藥通過網絡對外銷售,之后又通過物流、快遞等方式販賣給多名被害人。被害人服用該減肥藥后均出現了心跳加速、口渴、頭暈、乏力等不適癥狀。2022年6月,平涼市崆峒區檢察院對陳某某、盧某某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銷售偽劣產品罪向法院提起公訴。
已病已治,未病何治?該院刑事檢察部門迅速將線索移送公益訴訟部門,公益訴訟部門針對不法經營者在轄區銷售有毒、有害的減肥藥危害不特定群眾生命健康權的行為,加強與食品監管部門溝通協作,對轄區內50余家門店進行逐個排查,對銷售有毒有害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行為及時監督制止,立案審查食品安全領域行政公益訴訟案件4件,向相關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4份,監督主管部門對全區食品藥品領域開展專項檢查104次,努力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筑牢綠水青山“檢察屏障”
汭河,黃河支流渭河支流涇河中上游的一級支流,發源于甘肅省華亭縣關山東麓,流經華亭、崇信、涇川。在開展“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中,有群眾反映,村莊附近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放,嚴重影響村容村貌和汭河水質安全。
為進一步了解情況,該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干警迅速組建專案工作小組,數次前往現場實地勘驗、運用無人機拍攝取證、走訪周邊群眾、詢問當事人,調查結束后綜合證據材料向相關職能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并及時召集相關部門公開宣告送達,各相關部門表示要增強責任意識,加強部門間的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及時整改到位。
“我們在跟進監督中發現,鎮政府在收到檢察建議后仍履職不完全不充分,導致群眾利益受損,遂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行政單位未履行監管職責的行為違法,同時判令其積極履職,限期清理河道堆放垃圾。”辦案檢察官介紹,針對某鎮政府怠于履職的行為,該院公益訴訟起訴人當庭對其進行了法庭教育。最終,法院支持了檢察機關的全部訴訟請求。對此,相關行政機關高度重視,嚴格落實河長制工作機制,依法履行河道保護管理職責,共組織人員清理各類垃圾30余噸,恢復治理河道8公里。2024年2月,該院對整改情況進行了“回頭看”,確認當地的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整改效果良好。
“檢察建議絕不是發出去就了事,要做成剛性、做到剛性,就要緊盯效果,持續跟蹤推進整改,對逾期不回復、不整改的案件從嚴審視、督促落實。只有這樣,才能讓每一份檢察建議落地有聲?!鞭k案檢察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