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檢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入推進控告申訴檢察部門接待窗口“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通知》,對“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涌現出的敢于擔當、勤政為民、群眾認可、表現優秀的團隊和個人進行通報表揚。甘肅檢察機關5個集體獲評優秀團隊,5名干警獲評優秀個人。讓我們通過他們來了解身邊的檢察榜樣!今天,帶您走近慶陽市檢察院“馬錫五式檢察工作室”團隊。
傳承紅色基因
探索為民服務新路徑
馬錫五式檢察工作室是慶陽市檢察機關在檢察工作中傳承和發揚馬錫五司法“為民、利民、便民”精神的實踐探索,融檢察長接訪、控告申訴、司法救助、跟蹤督辦信訪事項等工作于一體。該市檢察機關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司法為民理念,緊緊圍繞密切聯系群眾、積極化解矛盾、參與社會治理、紓解群眾困難等四個方面開展工作,現已成為慶陽檢察機關服務老區發展、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工作平臺,實現了檢察為民服務零距離,為新時代檢察工作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實踐樣本。
密切聯系群眾
深入一線架起“聯心橋”
該市檢察干警主動“帶案下訪”,充分傳承和發揚馬錫五深入農村、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辦案作風,圍繞依靠群眾、教育群眾、尊重群眾的辦案思路和方便群眾、不拘形式的辦案方法,在法律政策框架內著力尋求法理人情的平衡點,竭力為群眾減少訴累,解決訴求,并將釋法說理貫穿于信訪的受理與辦理過程中,把強化釋法說理作為法治宣傳、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提升檢察形象的有效途徑。該市檢察機關還嚴格落實首次申訴信訪案由院領導包案辦理的工作要求,形成領導包案辦理信訪案件、帶頭辦理疑難復雜信訪案件的局面,群眾信訪七日內程序性回復率、三個月辦理結果答復率均達到100%,有效加強了檢察機關與群眾之間的良性互動,進一步提升檢察機關的司法公信力。2023年以來,慶陽市檢察院共接待涉法涉訴信訪232件,經工作室釋法說理后息訴罷訪67件,占接待涉法涉訴信訪的28.9%;引導當事人通過自行協商、基層組織調解等方式維權92件,占接待涉法涉訴信訪的39.7%,有效減輕了群眾訴累。
積極化解矛盾
多措并舉尋求“最優解”
該市檢察機關積極探索涉法涉訴信訪矛盾多元化解工作機制,深入了解申訴人的真實訴求,在維護司法權威,做好服判息訴、化解矛盾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大檢察長親自接訪辦信、律師參與矛盾化解、公開聽證等工作力度,提升矛盾糾紛化解能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2022年以來,該工作室累計化解矛盾糾紛案件217起。
參與社會治理
立足崗位守好“責任田”
該市檢察機關以能動履職服務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發揮各部門、各條線職能優勢,積極開展預警、預測、預防,以多種方式參與社會治理。該工作室參與化解“登記難”問題,對涉及土地執法、土地出讓金等問題持續跟進監督,助力相關部門依法履職、開展化解工作。2022年以來,該工作室接待涉化解“登記難”的信訪當事人37人(次)。慶陽市檢察院創建了“黨建+信訪”“包案+領辦”“臺賬+預案”“領導+輪崗”模式,通過關口前移、聯合接訪、案中化解、借助外腦、研判評估,促使內部外部聯體協作、能動履職,推動為實現信訪矛盾及時就地實質性化解,并借助外腦智慧,對疑難復雜案件推行公開聽證制度,借助聽證員、人民監督員以及法官、律師等“外腦”智慧,推進矛盾化解,讓信訪人在檢察環節息訴罷訪。
為民紓困解難
問需于民開通“直通車”
該市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司法救助政策精神,主動關懷,及時救助,做到“應救盡救”。該工作室緊盯農民工討薪問題紓困解難,立足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監督職能,建立“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綜合施策、分類處理”協作機制,全面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席聯動聯商,開通信訪綠色通道,依托馬錫五式檢察工作室,2022年以來,接訪討要薪酬農民工151人(次),受理涉農民工司法救助案件37件,發放救助金152.25萬元。該工作室緊盯重點關注對象實施司法救助,對因案致貧、因案返貧家庭積極主動開展司法救助,以深化司法救助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截至目前,該工作室開展司法救助48件131人,累計發放救助金226.05萬元。
來源:甘肅省檢察院第十檢察部、慶陽市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