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水市院緊抓參與、保障和服務脫貧攻堅工作這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堅持精準對人、精準分類、精準施策的脫貧方略,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優勢,找準工作著力點和切入點,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實效。
一是靠實工作責任,細化工作措施。天水市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及時組織學習中央、省委和市委有關脫貧工作的會議精神,把各項扶貧工作任務細化,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定期組織幫扶責任人進村入戶,開展摸底排查,詳細掌握幫扶戶的基本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并跟蹤落實,及時解決農戶遇到的困難。
二是配強幫扶力量,保障工作落實。依照市委、市政府的相關要求,市院及時選派2名政治素質過硬、責任心強的干部到幫扶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并積極落實工作保障費用。兩名駐村第一書記常駐在幫扶村專職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嚴格按照工作作風和紀律要求,深入了解貧困戶的生產、生活需求,及時協調解決問題,上報暫時無法解決的困難。
三是夯實基礎建設,開展教育扶貧。根據幫扶貧困村村情,將“夯實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推動工作的突破口,積極籌措資金,先后投資20.5萬元,為河南村、丁窯村、上街村安裝太陽能路燈94盞,有效解決了村民多年來晚上出行難的問題。并積極開展教育扶貧,認真做好控輟保學工作,廣泛宣傳教育扶貧相關政策,逐一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對學生就學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勸導適齡輟學青年復學,出資2.16萬元為72名貧困戶中小學生購置了安全愛心包。
四是扶持產業發展,拓寬增收渠道。今年春耕時節,立足扶貧村資源優勢,積極幫助幫扶村發展花椒、蘋果、核桃等種植業,邀請相關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技術支持。為增強幫扶村自身脫貧致富的“造血”功能,市院籌措資金3.5萬元,幫助甘谷縣大石鎮河南村建成扶貧車間,引進了宏橋服飾、雅路人鞋業兩家企業入駐,吸納本村及周邊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留守婦女、陪讀家長50余人就業,預計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進一步拓寬了貧困戶的增收渠道。
五是發揮檢察職能,保障脫貧攻堅。強化脫貧攻堅的司法保障工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精準打擊妨礙脫貧和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制作并印發了《天水市檢察機關脫貧攻堅司法保障服務卡》。與市中院、市人社局、市公安局聯合出臺了《開展侵害貧困農民工權益犯罪案件查處銜接工作機制》,切實維護特殊群體的合法權益。借力“檢察開放日”、“檢察官以案釋法”等活動,廣泛宣傳惠農扶貧政策和有關法律知識。各鄉鎮檢察室積極延伸服務保障觸角,從犯罪線索摸排、刑事司法保障、上門法律服務和法律政策宣傳等四個方面主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