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黄特色三级视频,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亚洲国产欧美中文手机在线,免费国产凹凸在线视频

您所在位置:
首頁 > 隴檢要聞 > 媒眼看隴檢 > 正文
媒眼看隴檢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媒眼看隴檢83】檢察日報丨尖山村紀事

時間:2025-04-22 10:45:59  作者: 點擊數:

2025年4月20日,檢察日報綠海·風景刊發《尖山村紀事》。

《檢察日報》截圖

2024年4月,受單位安排,我在上灣鎮尖山村開始了駐村幫扶工作,從一名檢察官助理變身駐村干部,轉眼間已有300多天。駐村期間,我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村部院子里的葡萄藤成了我日記本里的書簽,它歷經多次凍害仍抽出新芽,映射的仿佛就是我在尖山村的點點滴滴——雖歷經艱辛,但終獲成長。

尖山村全村共有15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687戶2796人,常住人口560戶2271人。主要種植小麥、蠶豆、馬鈴薯、油菜等糧食作物和當歸、黨參中藥材等經濟作物。村民收入來源主要是種植和外出務工收入。這幾年收成不好,很多年輕人為了生活選擇外出務工改善家庭生活,留在村子里的人百分之八十是老人和孩子。

寒冬時節,村“兩委”部署開展冬季安全防范行動。那天我跟隨村干部來到獨居老人李奶奶家時,屋內濃重的煤煙味嗆得人睜不開眼,老人為了節省煤炭,用鐵盆燒炭取暖。

“奶奶!你這樣生活會出大問題,千萬不要再用鐵盆生火取暖,你看這家里不是有煤爐嗎?安全第一,安全第一,知道了嗎?”我蹲在漏風的堂屋,對照《安全排查項目清單》的內容大聲地喊給李奶奶聽。李奶奶看不清宣傳單上的字,還有點耳背,我索性用炭條在地上畫起“安全圖解”——一個“流淚”的煤氣罐和“跳舞”的滅火器。

李奶奶渾濁的眼里泛起笑:“姑娘,你這畫得比字明白!”

就這樣,一樁“擔驚受怕”的安全風波終于在我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歸于平靜。這一刻,我意識到鄉村振興從來不是百米沖刺,而是用腳底板丈量民情的耐力長跑,是將“炭火會咬人”的憂心,焐成“隱患清零”的安心。那些在雪夜里叩過的門、握過的手、點亮的燈,終將焐熱隆冬臘月鄉親們的心。

“坐在辦公室都是問題,走進田間地頭全是辦法。”在尖山村村部的古樹下,我們推行“移動小課堂”,在過去的一年里,9場“移動小課堂”開成了“諸葛會”。在蟬鳴如沸的夏夜,村民爭辯著光伏板朝向;在桂花飄香的曬谷場,老人為“微菜園”圍欄該刷綠漆還是白漆吵得面紅耳赤。

那晚,又迎來期待已久的“移動小課堂”活動,隨著一聲聲“來了啊,坐坐坐……”村民們自然而然地圍坐在一起,夜話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首先啊,咱們得說說這人居環境整治。”村黨支部書記老慶的話語引出今天課堂的主題,“最近村里道路兩旁的垃圾清理得怎么樣了?大家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

話音未落,村民們紛紛開口,有的建議增加垃圾桶的數量,有的提議加強垃圾分類的宣傳。接著,話題轉到了農業生產上。“今年的莊稼都種上了嗎?都種的啥?灌溉用水充足不?”村干部張姐關切地問道。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豐收的喜悅,也反映了灌溉不便等問題。

防范電信詐騙也是那天的熱點話題。“年末是外出務工人員返鄉之際,也是詐騙案件發生的高峰,大家可得提高警惕啊。一年到頭掙的錢要存進銀行,不明鏈接不要點,不明電話不要接,你一不留神,辛辛苦苦掙的那點錢,就打水漂了,有啥問題來村委會找我們……”

村干部耐心講解,村民聽得津津有味。看著課堂上花白頭發的慶書記認真的樣子,我仿佛讀懂了,人民群眾身處實踐最前沿,對實踐變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聰慧。只要經常深入到他們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就能豁然開朗、找到答案。

“小王,你來了,今天我們要到5組,入戶核實脫貧戶收入,了解了解村情民意。”這是我剛來時真真切切體會的第一件和駐村有關的工作。當時的我對農村環境不熟悉,在處理群眾矛盾時總存在方法不對、畏首畏尾的情況,習慣用“官話”去解決問題,群眾不信任時有發生,鬧出了不少笑話,自己心里也不是滋味。

村干部張姐看到我的窘迫,主動提出帶我去村民家里坐一坐、聊一聊、看一看,將“官話”變為“土話”,從“陌生人”轉為“家里人”,拉近與村民之間的距離。“好的張姐,等我拿個筆記本馬上就走……”就這樣,我開始了一上午的“串門工作”。

經過一上午入戶走訪,我的筆記本上記下了村民的訴求:脫貧戶何哥說,家里妻子罹患乳腺癌,了解到村里正在進行低保調整,希望能享受低保政策;小苗目前待業家中,希望村里考慮解決公益性崗位,在待業期間過渡一下;殘疾人阿強因長期患病行動不便,不能到縣殘聯進行殘疾認證,希望村里協調縣殘聯上門認證……回到村部辦公室,我將入戶走訪的情況匯總后,張姐組織村兩委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召開每天例會。

“今天召開工作例會,主要目的是就上午入戶走訪的情況進行商議……”每天一例會是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建立的工作制度。通過召開工作例會,就入戶走訪的情況進行討論,分析群眾存在訴求的主要原因,商量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確保群眾的訴求得到有效解決。第一天的駐村工作,就在我醍醐灌頂的醒悟中結束了,也讓我找到了方向。

如今,夾在日記本中的葡萄藤已在春風里抽出第二茬新芽,而我這本磨了邊角的日記本,仍在記錄著我在駐村期間的新故事:大雨天幫李大爺收拾苞米,返鄉的牛大哥籌建農家樂,村口大槐樹下新添了“民情信箱”……

在這里,我讀懂了基層工作沒有“終極答案”:唯有把本子攥得更緊、腳步扎得更實、更加持之以恒,才能寫好屬于我的“駐村日記”。(據王明明駐村日志整理,整理人魏燕。作者單位:甘肅省渭源縣人民檢察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