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甘肅日報刊發《嘉峪關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以檢察聽證解群眾煩擾》。

《甘肅日報》截圖
近年來,嘉峪關市檢察機關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檢察聽證實踐應用,優化“檢察聽證+”辦案模式,持續解決好群眾身邊的小案小事,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實到檢察執法辦案全過程。
“檢察聽證+刑事和解
化解群眾糾紛
“感謝檢察官,這次的檢察聽證活動讓雙方面對面溝通,對方承諾會按期償還我全部損失,我就放心了。”在一起刑事申訴案中,被申訴人袁某隱瞞裝載機出售事實并拖欠租賃費用,申訴人荔某索要租金未果,兩人產生矛盾糾紛。通過召開刑事申訴案件檢察聽證會,檢察官詳述了案件復查過程,聽取了多方意見,就案件認定的事實和證據及適用的法律等情況,向矛盾雙方釋法說理,促成雙方現場達成刑事和解,袁某償還了大部分欠款,并承諾會按期補足欠款。
針對刑事申訴案件矛盾糾紛深、分歧意見大、利益訴求多、化解矛盾難的特點,嘉峪關市檢察機關將檢察聽證工作置于案件辦理前端,檢察官講透法理、聽證員辨明道理、當事人厘清事理,最大限度凝聚共識,既推動案件正確辦理,又推動矛盾糾紛有效化解。
2022年以來,嘉峪關市檢察機關共審結11起刑事申訴案件,通過檢察聽證,成功化解了8起案件,切實增強了辦案透明度,將信訪風險、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
“檢察聽證+公益訴訟
保障群眾利益
“召開本場聽證會很有必要,農資經營者銷售假種子,牽扯百姓根本利益,要嚴格執法,保障百姓利益不受損。”參加完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聽證會后,嘉峪關市人大代表梅建國說。
嘉峪關市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嘉峪關市部分農資經營者存在銷售過期或沒有檢測日期的種子等問題。經過充分調查取證,嘉峪關市檢察院向有關行政執法機關發出加強種子監督管理,維護種業健康發展的訴前檢察建議。此前,嘉峪關市檢察院在嘉峪關市文殊鎮塔灣村村委會召開了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聽證會,經市人大代表、農民代表,以及行政機關代表集體評議,大家一致支持檢察機關向有關行政執法機關提出訴前檢察建議。
公益訴訟案件事涉多方利益,嘉峪關市檢察機關綜合研判案件辦理必要性和公益受損情況,召開檢察聽證會,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參與,兼聽各方利益訴求,讓基層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檢察聽證+司法救助”
傳遞司法溫暖
“非常感謝檢察官對我們的關心,這筆司法救助金幫了我們大忙。”不久前,司法救助檢察聽證會在申請人鐘某與謝某家中召開。
在一起刑事案件辦理過程中,檢察官了解到,鐘某和謝某家庭都存在“因案致貧”情況。鐘某和謝某家中飼養羊只被盜,案發后被盜羊只被犯罪嫌疑人售賣,贓款揮霍殆盡,家屬也無賠償能力,鐘某、謝某的損失無法得到賠償,導致家庭經濟狀況一度窘迫。
經多方走訪調查,檢察官認為鐘某、謝某符合司法救助條件,啟動了司法救助審批程序,并召開檢察聽證會。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場聽證會開到了鐘某、謝某家中,檢察官用幾張小木凳,搭建了簡易聽證場地。經評議,聽證員一致同意檢察機關司法救助意見,向鐘某和謝某發放司法救助金。
在司法救助案件辦理中,嘉峪關市檢察機關充分利用檢察聽證“點對點”的優勢,將檢察聽證會“搬進”群眾家中,傳遞司法溫情,打通了檢察服務“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