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7日,檢察日報民生周刊刊發《咋斷這起親情糾紛案?》。
《檢察日報》截圖
丈母娘稱通過微信轉賬購買了二婚女婿的住房;女婿去世后,女婿與其前妻所生的女兒要求繼承房產。丈母娘向法院主張自身權益未獲支持,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
“微信聊天記錄中明確記載的轉賬40萬元用于購房、銀行交易明細的金額可以相互印證,但法院對這些證據和事實就是不予認定,不認可我買房的事實……”今年6月1日,在甘肅省渭源縣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周某霞遞給工作人員一沓厚厚的材料,申請對一起法定繼承糾紛案件進行監督。
受理周某霞的監督申請后,承辦檢察官立即開啟審查工作。
二婚女婿賣房
丈母娘說“我買!”
2009年6月23日,張某飛與梁某萍登記結婚,同年11月1日生下女兒小研。2016年5月24日,張某飛與梁某萍經渭源縣法院調解離婚,確定女兒小研由梁某萍撫養,夫妻共同財產、位于渭水潤園的一套住房及室內家具歸張某飛所有,由張某飛給付梁某萍財產折價款20.5萬元。
三年后,張某飛與周某霞的女兒祁某辦理了結婚登記。祁某也是離異,與張某飛結婚后,與其前夫所生之子小琢隨祁某與張某飛共同生活。
2020年12月5日,祁某與張某飛向渭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借款15萬元,借款期限為兩年。因經濟緊張,二人欲將渭水潤園的住房賣掉。周某霞與女婿張某飛商議,以43萬元的價格購買該房產,并于2021年5月全部付清了房款,但一直未辦理過戶手續。
2021年7月22日,張某飛因病去世,生前未留遺囑。2022年4月1日,祁某生下女兒小姿。
2022年4月11日,祁某將案涉房屋從張某飛名下變更登記至自己名下。
購房未獲法院認可
申請檢察監督
2022年10月18日,張某飛與前妻所生的女兒小研以祁某、小琢、小姿為被告訴諸法院,要求繼承張某飛名下房產。祁某辯稱,張某飛已將房屋賣給周某霞,房款已全部付清,該房屋真正的所有權人為周某霞并非張某飛。訴訟中,周某霞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渭源縣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民法典規定,張某飛生前未立遺囑,本案應按法定繼承方式確定繼承人資格。祁某、小研、小姿、小琢均系被繼承人張某飛的第一順序繼承人。案涉房屋系張某飛與祁某結婚前的個人財產,祁某及周某霞雖辯稱該房屋已由周某霞買下并付清房款,但二人提交的證據不能排他地證明第三人周某霞向張某飛轉賬的資金用途,無法證實張某飛與周某霞之間存在真實的房屋買賣合同關系,且案涉房屋在張某飛去世時仍登記在張某飛名下,應認定為張某飛的遺產。現祁某雖以補辦房產證的方式將案涉房屋變更登記至其名下,但不能據此否認該房屋作為遺產的性質、排除繼承人的繼承,故該房屋應作為遺產由各繼承人繼承。
2022年11月24日,渭源縣法院作出判決,由祁某、小琢、小姿直接繼承該房屋,由祁某支付小研應繼承房屋份額折價款1萬元。同時,張某飛作為共同還款人與祁某共同向渭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所借的15萬元,系夫妻共同債務,二人應平均負擔,其中7.5萬元應認定為張某飛的個人債務,由4位繼承人各自負擔其中1.8萬余元本金及相應的利息。
判決生效后,周某霞不服,向渭源縣法院申請再審。法院再審認為,周某霞系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其應主動申請參加訴訟,并提出明確的訴訟請求,同時應陳述相關的事實和理由,但其在庭審中僅訴稱要求過戶案涉房屋,并未向法院提出具體的訴訟請求,故再審申請人該項申請理由不能成立。今年4月15日,渭源縣法院裁定駁回周某霞的再審申請。
在此期間,今年1月9日,周某霞以祁某、小琢、小姿、小研為被告,訴至渭源縣法院,要求4被告償還張某飛生前債務43萬元,利息3.2萬元,合計46.2萬元。周某霞認為,既然法院認定房屋買賣不成立,案涉房屋已被張某飛的繼承人依法繼承,那么,其向張某飛給付的43萬本金及利息應當作為張某飛的生前債務由其繼承人負擔。
法院經審查認為,在審理小研與祁某等人法定繼承糾紛一案中,周某霞以第三人參加訴訟,審理中認定案涉房屋為張某飛的遺產,并將案涉房屋按照遺產進行分配,同時將張某飛生前債務一并處理,而對周某霞主張其以43萬元購買案涉房屋的事實并未認定。判決后周某霞未上訴,而現以同樣的事實與理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償還購房款,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構成重復訴訟,3月6日,法院裁定駁回了周某霞的起訴。周某霞不服,向渭源縣檢察院申請檢察監督。
法檢合力促和解
息訴服判止紛爭
渭源縣檢察院受理后,通過調取案件訴訟卷宗、詢問當事人、與法院法官溝通等一系列舉措了解了案件情況。
“根據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解釋的相關規定,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成為案件當事人。”承辦檢察官經審查認為,本案中,周某霞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在庭審中明確主張女婿張某飛生前已將案涉房屋出售給自己,并提交微信轉賬記錄、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收據、微信聊天截圖等證據進行質證,認為該房屋所有權現應歸其本人,不應作為張某飛的遺產進行分割。法院應當對周某霞的訴訟請求進行裁判,但法院在民事判決中未對周某霞的訴訟請求進行裁判,遺漏了她的訴訟請求,應當進行再審。
今年6月8日,經檢察委員會討論研究決定,渭源縣檢察院向渭源縣法院發出再審檢察建議。6月19日,法院回復采納,并裁定再審本案。
啟動再審程序后,法檢兩院辦案人員多次就本案進行分析研判并認為,本案是由法定繼承糾紛引起的親人之間的財產糾紛,周某霞將女兒和孫子孫女、小研起訴到法院,對案件一判了之簡單,但無論法院如何裁判,都可能會使一方期望落空,這對雙方之間的矛盾而言無異于火上澆油,既無法達到定分止爭的目的,還可能引發新的矛盾,以和解方式處理本案更有利于節約司法資源、化解糾紛。
在此之前,檢察機關就了解到雙方有和解意愿,法院也已多次就祁某、周某霞與小研之間的糾紛進行調解,但雙方因繼承財產數額、債務清償等存在爭議而一直僵持不下,加之案件耗時較長,雙方積怨已深,難以調和,和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考慮到本案當事人關系的特殊性,我們還是想再努努力做一下和解工作。”承辦檢察官說,“和法官充分溝通后,我們決定采取‘背靠背’的方式與當事人一對一溝通,結合案件事實、執行情況,從節約司法成本,維護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角度,針對本案案情和相關法律規定,對三方當事人進行深入、耐心釋法說理,對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相應的法律風險等事項進行詳細的解釋和說明。”
確定好方案后,檢察官、法官分別從案件的事實和證據認定入手,耐心細致地從訴訟成本與矛盾化解等多方面釋法說理,特別是從情理法方面與三方當事人進行溝通交流,指出當事人將面臨長期纏訴帶來的訟累,幫助周某霞分析案件在證據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由此可能帶來的后果,在當事人的預期差縮小之際,及時促成各方坐下來面對面進行交流。
圖片
“我同意調解。”
“我也同意調解。”
“我也同意吧……”
6月13日,在檢察官和法官的共同努力下,周某霞、祁某、小研三方達成一致意見,由祁某給付小研案涉房屋折價款中的3.5萬元,于今年6月14日前付清;張某飛生前所有債務(包括周某霞支付的款項)由祁某負責清償;對于周某霞的43萬元購房款,由祁某和周某霞另行協商解決。在法官、檢察官的見證下,當事人簽訂了和解協議,并于次日履行完畢。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檢察官說法
兼顧人情法理 減少無謂爭議
檢察機關辦理案件,不能以最終的一紙法律文書作為案件是否完結的標準,而應以當事人的合理訴求是否得以最終解決、矛盾是否得以最終化解、辦案的“三個效果”是否有效彰顯作為衡量標準。對一些弱勢群體申訴的案件,更要避免機械辦案、就案辦案,防止案結事了但人不和。
在辦理案件過程中,還要不斷加強與法院的溝通協調,不管是在檢察環節還是在法院再審環節,時刻關注案件本身,切實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同時要進行和解必要性評估,有和解可能的,要盡可能制定詳細周密的和解方案,以案結事了人和為導向,全力促成和解。
在和解過程中,要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從焦點歸納、事實認定、證據采信及法律適用等方面,向當事人釋法說理,讓其自愿達成和解協議。特別是對于離婚、夫妻矛盾、遺產繼承等糾紛案件的處理,更要兼顧人情法理,使案件得以妥善解決,避免誘發不穩定因素,引發新的社會矛盾。
就本案而言,檢察機關在向法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后,在法院再審審查期間主動參與調解,檢察官與法官共同分析研判,以當事人祁某與周某霞系母女關系及小研系張某飛的法定繼承人的特定關系為基礎,堅持自愿、合法原則,主動耐心細致地引導各方當事人尋求雙方利益平衡點、減少無謂爭議,達成和解協議,化解矛盾糾紛,修復社會關系,積極引導當事人息訴服判,真正做到了案結事了人和,實現了“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