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黄特色三级视频,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亚洲国产欧美中文手机在线,免费国产凹凸在线视频

您所在位置:
首頁 > 隴檢要聞 > 媒眼看隴檢 > 正文
媒眼看隴檢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媒眼看隴檢73】檢察日報 甘肅:真真切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時間:2023-04-13 09:23:09  作者: 點擊數:

2023年4月12日,檢察日報民生周刊封面刊發《甘肅:真真切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檢察日報》截圖

甘肅省檢察院近日印發《“保安康 筑幸福”——民事檢察護航民生民利專項活動實施方案》,明確在全省部署開展為期8個月的民事檢察專項活動,重點辦理一批涉及人身權益的民事檢察監督案件,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民事檢察涉及的案件大多發生在老百姓身邊,不論案件大小,不管金額多少,我們要做的,就是為老百姓真真切切地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甘肅省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趙輝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甘肅省檢察機關民事檢察部門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立足民事檢察職能,通過精準監督促治理、能動監督助老弱、特色監督解紛爭,打出了一套以高效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更優更實的民事檢察產品,取得良好效果。

精準監督促治理

從源頭上助力解決欠薪頑疾

“我們多次找老板、找行政機關都沒有要回工資,檢察機關不僅幫我們拿回了工資,還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拿到被拖欠的工資后,張某川第一時間給玉門市檢察院辦案檢察官打來電話。

2022年3月,玉門市檢察院民事檢察部門收到了張某川等9人請求幫助索要勞動報酬的申請。經向張某川等人了解工資拖欠情況,向施工單位調查核實,向人社、勞動監察等單位確認糾紛處理情況,玉門市檢察院查明,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施工過程中未按照《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規定存儲工資保證金,拖欠數名農民工薪資,引發了集體信訪。

事實上,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做法并非無據可依。為保護民營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玉門市政府于2019年制定了《玉門市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差異化繳存改革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對社會投資和招商引資項目作出免繳、限額或緩繳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該《意見》雖有助于緩解部分民營企業的經營困難,但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且與2020年5月1日國務院頒布實施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立法目的和規定相悖。

經過調查研判,玉門市檢察院決定支持張某川等人起訴追索勞動報酬,并聯系司法局提供法律援助,幫助張某川等人取證、完善證據,向法院發出支持起訴意見書,配合法院調解員促使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最終,該案以司法確認方式結案,便捷、高效地維護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欠存工資保證金的做法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案件雖然辦結了,但檢察官的工作并未停止。為進一步查清問題,玉門市檢察院對2019年《意見》試行以來該院所受理的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民事支持起訴案和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刑事案件進行了摸底調研,發現存在欠存行為的有8家公司9個施工項目,共欠付257名農民工薪資合計355萬余元,甚至有同一個企業或個人多次欠薪、多次引發糾紛的情況。勞動者權益遭受侵害的同時,也造成了司法、行政資源的浪費。

于是,玉門市檢察院以辦理張某川等人追索勞動報酬支持起訴案為契機,從監督辦案延伸到社會治理,由“治”到“防”助力根治建筑工程領域農民工欠薪問題。該院結合調研情況,向玉門市人社局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推動玉門市政府及時廢止《意見》,探索引入銀行保函、工程擔保公司保函或工程保證保險等多種方式設立擔保,嚴格落實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收繳制度,建立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檔案等,從源頭預防欠薪問題發生。

數據顯示,2022年,玉門市檢察院共督促建筑工程企業辦理農民工工資保證金36項,金額合計2136.11萬元;督促相關部門對13個享受保證金差異化政策到期后未繳保證金的項目下發了催繳保證金通知書,責令限期繳納,辦結線索612條,有效維護了420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涉及金額536萬元。

“辦結一案不是終點,治理一片才是目的。個案的辦理并不能帶來根本性解決,我們要高度重視監督辦案與社會治理之間的關系,積極督促相關單位依法履職,真正從根源上為弱勢群體解決實際問題。”玉門市檢察院檢察長劉才介紹說。

圖片2022年4月2日,蘭州新區檢察院檢察官在某項目部就農民工欠薪案件相關事宜進行現場走訪。

除玉門市張某川等多名農民工外,蘭州新區張某等27名農民工、華亭市唐某等22名農民工、白銀市平川區徐某等80名農民工,等等,都在檢察機關的支持和幫助下,拿到了被欠多年的工資。支持起訴,讓他們切實感受到了檢察監督的力度和溫度。

圖片2022年6月7日,法院就蘭州新區檢察院支持起訴的王某與王某芳、李某撫養費民事糾紛案組織調解。

記者了解到,2022年,甘肅省檢察機關共辦理農民工討薪支持起訴案1774件,促成農民工與欠薪企業達成和解117件,幫助2106名農民工討回薪酬3345萬余元。

“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堪稱社會治理頑疾。如何從‘清欠’走向‘根治’,需要檢察機關和各相關單位共同努力。”甘肅省檢察院辦案檢察官表示,多方合力、訴源治理才是解決欠薪問題的根本。近年來,甘肅省各級檢察機關綜合協調各方資源,聯合公安、法院、人社、住建、信訪等部門建立檢察監督與勞動保障協作配合機制,共同開展規范農民工工資管理等各類專項活動,重點對建設工程領域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工資專用賬戶實名制管理、按月足額發放工資、監管平臺運轉情況等進行督導檢查,壓實各方責任,協同抓好抓實,全力做好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源頭治理和綜合治理。

能動監督助老弱

切實落實老有所養弱有所扶

“都說養兒防老啊,我這可憐人,養的兒子不認娘啊!”2022年5月19日,沈某打電話向臨澤縣檢察院申請支持起訴。

原來,沈某與丈夫許某育有4個子女。長女、三女兒和丈夫先后去世后,沈某與兒子許某一起生活,但兒媳經常制造家庭矛盾,并借故打罵沈某。2015年,許某夫婦又無端指責、侮辱和刁難沈某,二女兒許某梅與許某溝通無果后,將沈某從臨澤接到新疆一起生活并悉心照料。沈某已年過七旬,但兒子許某對其不聞不問,也不盡任何贍養義務。許某梅家庭條件也不寬裕,沈某意欲起訴許某給付贍養費。

在了解到許某未盡贍養義務的事實后,臨澤縣檢察院認為,沈某起訴兒子要求給付贍養費,于法有據,其自身情況也符合支持起訴條件,應予支持,遂決定支持沈某起訴。同年5月26日,法院經開庭審理后依法作出判決,由許某支付沈某7年贍養費合計2.5萬余元,同時,從2022年6月起,每月支付沈某贍養費400元。

“關愛弱勢群體,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檢察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老年人、殘疾人、家暴受害者等,都是社會的弱勢群體,需要整個社會的關心關愛。”趙輝告訴記者。

據了解,為充分發揮民事檢察在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方面的職能作用,真正為特殊群體解決實際難題,2022年,甘肅省檢察院在全省檢察機關部署開展了“支持起訴助力弱勢群體權益保護”專項活動,助力老有所養、弱有所扶在司法層面得到切實落實。截至2022年12月底,甘肅省檢察機關共受理涉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婚姻家庭糾紛等支持起訴案件290余件,涉案金額690余萬元。

開展專項活動中,甘肅省檢察機關積極發揮一體化監督優勢,著力加強與其他單位的聯動配合,建立起“多維”“多樣”“多效”的特殊群體權益保護體系和屏障,共同畫出為民的最大同心圓。如平涼市檢察機關牽手法院、司法局、人社局、退役軍人事務局、婦聯、殘聯等多家單位設立了31個弱勢群體支持起訴工作站;嘉峪關市城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離婚糾紛支持起訴案中,在濮某未能提供充分證據證實遭受家庭暴力,且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卻被法院駁回離婚訴請的情況下,積極與轄區派出所、當事人所在社區和司法所溝通,幫助濮某收集固定丈夫張某對其實施暴力傷害后的就診記錄、雙方微信聊天記錄以及出警記錄等證據,同時結合張某婚內強奸被追究刑事責任加以佐證,為濮某的離婚訴訟主張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法院審理環節,該院辦案檢察官與承辦法官積極協作,促使雙方當事人達成離婚和解。

“這起支持起訴案的線索還是刑事檢察部門移送過來的。在辦案過程中,我們得到了法院、派出所、司法所和社區等多個部門的幫助。如果大家只是‘各掃門前雪’,這起案件很難辦成。”檢察官王云基告訴記者。

特色監督解紛爭

生動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圖片2022年5月,酒泉市檢察院檢察官趙麗娟、書記員張旭在楊某民間借貸糾紛抗訴案件再審改判后,進一步調查了解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案涉土地的轉移登記情況,從根本上解決矛盾糾紛。

近年來,甘肅省各級檢察機關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積極探索民事檢察和解工作,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和權益保障渠道,為強化人民群眾對法律的信仰、厚植黨執政的政治根基努力貢獻檢察智慧和檢察力量。

會寧縣檢察院主動探索民事檢察和解新方法,通過引入“鄉土調解”,借助群眾力量定分止爭。“鄉土調解,就是利用人情關系,在有和解可能的前提下,借助當事人親屬、朋友、鄰里、鄉親等配合辦案人員對當事人進行勸和說理。”會寧縣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邵露征解釋道,“辦案中,我們發現有的老百姓對檢察院辦案有所顧慮,不愿意坦誠交流。這時我們便會引入鄉土調解,請當地群眾、當事人的親朋好友等輔助檢察官做工作,取得當事人的信任,最終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2018年,李某與張某民間借貸糾紛案經過審判進入執行環節,因張某無可供執行的財產,法院終結本次執行。官司勝了,但分文未得,李某遂以執行法官偏袒張某為由,多次上訪,后向會寧縣檢察院申請監督。經調查了解,辦案檢察官發現,張某的女婿強某在村委會任職,張某平時對女婿信賴有加,遂決定從親情入手做息訴和解工作。在與李某取得聯系并充分溝通后,辦案檢察官積極引導強某與張某進行了深度交流,在此基礎上,又對雙方當事人進行了充分的釋法說理。最終,雙方當事人都同意各退一步,并在檢察官和鄉政府、村委會干部的見證下,簽訂了和解協議,李某當場表示息訴罷訪。這起持續5年的借款糾紛最終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2022年3月11日,慶陽市檢察院就鄭某某與環縣曲子鎮某村民委員會確認合同無效糾紛申請監督一案舉行公開聽證。

慶陽市檢察機關依托“馬錫五式檢察工作室”,在辦理民事檢察案件中,充分踐行、借鑒馬錫五“利民、便民、為民”的司法精神和工作方式,通過公開聽證,讓當事人“暢所欲言”;通過多元協商、部門聯動唱好化解矛盾糾紛“大合唱”,為新時代“楓橋經驗”注入新活力。

魏某與高某約定,由魏某承建高某位于環縣小南溝鄉丁寨柯村羊路渠組小賢馬溝灘的新農村住宅建設項目,工程總造價為13.8萬元。高某在工程竣工并向魏某支付2.5萬元建房款后,以魏某未完全按照圖紙設計完成工程和房屋存在質量問題為由,拒絕支付剩余的11.3萬元建房款,引起糾紛。2019年3月,魏某訴請法院獲得支持后申請強制執行,但歷時3年,始終未能執行到位。

2022年2月21日,魏某向環縣檢察院申請監督。辦案檢察官經調查核實得知,魏某承建的房屋確實存在質量問題,而高某因子女在外地且年紀大了不想在本地再購置房產,導致該案長期擱置未能執結。經與雙方當事人深入交流,并與當地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及執行法官充分溝通,檢察機關組織了公開聽證會,邀請了案涉房屋所在地村組干部群眾代表、鄉政府代表擔任聽證員。經過聽證員、檢察官對現行政策標準的詳細解讀,深入釋法說理,引導雙方當事人逐漸從對立爭辯和互不相讓轉移到理性對話和解決問題上來。最終,高某同意退出新農村住宅,將房子抵給負責施工的魏某,魏某將已經收到的2.5萬元建房款如數返還。“三年了,煩心事終于解決了!感謝檢察院!”在執行和解筆錄上簽完字后,高某和魏某不約而同地發出感慨。

近年來,甘肅省檢察機關高度重視矛盾糾紛的實質性化解,將和解息訴工作貫穿案件辦理全過程,探索了諸如“鄉土調解”“馬錫五式檢察工作室”等一系列具有甘肅特色的工作方法,拉近了與老百姓的距離,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據悉,2022年以來,該省檢察機關共對各類民事檢察監督案件和解404件,息訴975件,公開聽證388件,未發現一起因辦案引發的重大事故和社會輿情,切實為群眾解決了一批長期存在的急難愁盼問題。

作者:南茂林、郝小霞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