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2日,檢察日報五版刊發《甘肅: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未來可期》。

《檢察日報》截圖
編者按: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不久前召開的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科學分析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形勢,把握好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問題。如何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檢察機關該如何發力,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貢獻司法力量?甘肅全國人大代表圍繞這一話題發表了意見建議以及對檢察機關的期待。
甘肅: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未來可期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文明。黃河流域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在國家發展大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10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使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為重大國家戰略。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2019年3月,我曾提出“關于提請將‘黃河保護法’納入國家立法規劃的建議”,得到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和國務院相關部委的重視。在此過程中,我體會到履行人大代表職責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我認為,加強黃河流域甘肅段的生態保護,首先要有科學規劃。甘肅省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參與國家層面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整體規劃,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其次,堅持科技先行。因地制宜將黃河流域甘肅段已有的生態保護修復技術系統化,針對不同地段、不同成因的生態問題,總結提煉相應的技術體系、典型案例和推廣模式。同時,把握國家重大戰略機遇,依靠國家重點支持的項目工程,制定明確目標,開展大范圍全地段生態保護工程。
我也注意到,近年來在黃河流域的保護中,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借助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組織開展“攜手清四亂 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通過推行“河長+檢察長”制加強河湖系統保護,推動建立水生態環境改善的治理新模式,與相關行政部門形成保護合力,黃河流域公益訴訟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我建議檢察機關在履職盡責的同時,在辦案中充分借助“外腦”,發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的專業優勢,增強檢察監督在專業領域的針對性,提升檢察監督質效。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未來可期。
(整理:本報記者南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