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我心中有一個地方,那里有溫暖的燈光和希冀的眼神。
我于2018年6月份考取了華亭縣檢察院書記員的工作,當我知道自己被檢察院錄取之后,心情既開心又緊張,開心的是我擁有了一份神圣而又光榮的工作,緊張的是我學的并不是法律專業,而檢察院的工作恰恰需要極強的專業性,我擔心自己無法勝任,甚至想到了放棄。但來到檢察院之后,領導的體諒與鼓勵、同事的關心與照顧讓我倍感溫暖,之前的擔心一掃而空,我不再畏懼與退縮,也更有動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剛開始,我像一個迷路的小孩,對領導安排的工作一臉茫然,就像面對著懸崖峭壁找不到行走的路口。就在此時擺科長身體力行對相關工作示范教我做,記憶最深的是她那張總是微笑著的臉龐,帶著體諒與真誠,能融化冰雪。她在辦案過程中嚴謹細致,一絲不茍,嚴把案件質量關,堅決不能讓案子“帶病”起訴。我在工作之余,利用午休和夜晚時間自學了《刑事訴訟法》及《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對公訴工作有了新的認識。
進入檢察院之前,我以為法律就是法律,法律的剛性與強硬容不得半點感情,我所認為的公平正義是體現在黑白紙張上的法律條文里,但是通過參與案件辦理我感受到了法律的溫情。有一天,我院某檢察官接到了未成年人魏某某的盜竊案,在將魏某某傳喚來進行訊問的時候,他并沒有一板一眼用嚴厲的口吻進行訊問,而是像父子似的進行交談,詢問了犯罪嫌疑人的家庭情況,犯罪動機,生活上是否有什么困難,對此次行為的態度等。在拉家常式的交談過程中魏某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流下了悔恨的淚水,表示如果能給他機會,一定不再干違法亂紀的事情。因為魏某某是未成年,出于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且魏某某認罪態度端正,犯罪情節較輕,檢察官本著“少捕、慎訴,少監禁”的政策,便對其作出了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在考察期限內主辦檢察官多次走訪,了解該未成年人的生活情況和思想動向,在精神上和物質上都對其進行了幫助,這一刻我對檢察院又多了一份感情,便是尊重與信任。
愛上了一種真情,就再也逃不脫靈魂的洗禮。僅僅四個月的時光里,檢察院不僅教會了我做事,更是做人。在這里我感受到了法律的責任與理性,也感受到了法律之外的溫情與包容。我心中有一個地方,那里有溫暖的燈光和希冀的眼神,那是我伸長了手臂擁抱著的地方,那是我的檢察院。
感謝檢察院給我在這里工作的機會,我要用我最大的熱忱與努力,投身檢察工作,與檢察院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