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檢徽爍,默默著功勛,蕪雜未可威蕤,披瀝四十春。不負神州獬豸,又秉春秋大義,融鑄檢察魂。頭頂有明鏡,心底隱人倫。
傳正氣,懲邪惡,正乾坤。激揚浩蕩,清風直道向凌云。庭辯唇槍舌劍,罔顧王孫權貴,法度首知存。勿忘初心志,肝膽照昆侖。
【注釋】
1、蕪雜:雜亂。
2、威蕤:華麗的樣貌。
3、獬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上古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公正、勇猛的象征。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執法公正的化身,古代法官戴的帽子又稱“獬豸冠”。
4、春秋大義:是中華文化中的一種基本精神,旨在明辨是非、邪正、善惡、褒貶。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中評論: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另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5、直道:取自宋代包拯的《書端州郡齊璧》:“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直道指正直。
6、罔顧:表示“不顧及、沒有顧及”的意思。
7、王孫:借指“官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