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檢察院出臺《發揮檢察職能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十五項具體舉措,全面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職能,綜合運用“基礎+平臺+專項+拓展”一體化發展體系,促進營造有利于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誠信有序的營商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精準優質的服務環境,為形成符合涼州實際的未來產業發展模式提供檢察保障。
據介紹,該《實施意見》的十五項具體舉措為嚴厲打擊危害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刑事犯罪,嚴厲打擊侵害民生民利的刑事犯罪,著力強化訴訟監督,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強化對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法律監督,強化對重大改革推進情況的法律監督,強化對侵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行為的法律監督,強化對妨礙營商環境的法律監督,強化對侵害知識產權行為的法律監督,強化對強制措施運用的法律監督,強化對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法律監督,嚴格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健全工作機制,加強重大情況的報告通報,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
《實施意見》提出,要在著力懲治破壞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各類犯罪行為,突出打擊嚴重暴力犯罪、多發性侵財犯罪、毒品犯罪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等犯罪,嚴懲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網絡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把辦理案件與化解風險、追贓挽損、維護穩定結合起來;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深入開展重點人群幫教管理工作,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的同時,把強化法律監督與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重點加強對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重大改革推進情況、強制措施運用、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內容的法律監督,嚴查破壞干擾重要產業政策、重點投資項目、重大工程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詐騙、敲詐、盜竊、哄搶等各類犯罪;對關鍵部門、關鍵崗位以及正在從事重要項目實施、引資引技談判等工作的相關人員,及時提出慎重采取逮捕措施的建議;對于涉及企業正在投入生產運營或者正在用于科技創新、產品研發的設備、資金和技術資料等,及時監督公安機關審慎采取查封、扣押、凍結強制措施。
圍繞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意見》明確,要強化對侵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妨礙營商環境、侵害知識產權等行為的法律監督,聚焦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依法保障產品專利、核心技術、商業秘密,積極助力建立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對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及隱患等及時提出意見建議,對存在的困難在職責范圍內積極督促協調辦理,為新質生產力市場主體營造“最多跑一次”的辦事氛圍。
為提升檢察新質戰斗力,《實施意見》要求著力以建立完善“專業+機制+大數據”新模式為抓手,深化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將數字檢察作為提升檢察新質戰斗力的關鍵點和突破點,并加強與區委、區政府相關部門的匯報溝通,及時報告重大情況,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良好的法律支撐和制度環境,真正使促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各項措施和制度安排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