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臨洮洮河國家濕地公園,冬日靜謐的河水緩緩而來,金色的植被與藍天交相輝映,林鳥相依,自成一景。日前,臨洮縣檢察院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益訴訟觀察員會同相關行政單位對臨洮洮河國家濕地公園專項整治行動成效進行“回頭看”。

“現在這里是大家休閑納涼、旅游觀光的好去處,特別是冰天雪地下的濕地公園,已成為冬天人們心儀的打卡圣地。”來這觀光的群眾這樣對“回頭看”的成員說。

據了解,截止目前,臨洮洮河國家濕地公園恢復退化濕地面積達到3800多畝,修建生態駝峰堰7座、石籠駁岸2.2公里,恢復水域面積400多畝,恢復棲息地600多畝,提升改造退化林分6000多畝,濕地公園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逐步增加。昔日的“爛河灘”變成今朝“生態園”,這離不開定西市兩級檢察院的共同努力。

事件回到2018年底,臨洮縣檢察院接到線索,臨洮洮河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區內存在“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該院遂及時進行排摸取證,并于2019年初開展“臨洮洮河國家濕地公園專項整治行動”,定西市檢察院多次深入實地進行現場指導、調查取證。
在專項整治過程中發現,洮河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區內存在無規范的餐廚垃圾、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養殖廠,非法搭建彩鋼房的農家樂,砂料堆積場,亂占林地、灘涂地和非法開墾耕地890畝。規劃區內國家濕地公園沿線的18個村,濕地公園沿線和洮河支流溝道、毗鄰村社不同程度有傾倒垃圾現象,致使河水污染嚴重。
針對發現的問題,臨洮縣檢察院及時啟動公益訴訟訴前程序,立案6件,并組織召開公開聽證會,邀請縣自然資源局、濕地公園管理局、綜合執法局及3家屬地鄉鎮人民政府等相關行政單位參加,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聽證員、人民監督員作為聽證員參與公開聽證。經評議,聽證員一致同意檢察機關向相關負有管理職責的行政單位制發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在后續整改工作中履行濕地公園建設保護管理職責,確保檢察建議落地見效。
會后,臨洮縣檢察院就該系列案件向相關行政單位公開宣告送達了檢察建議書,督促相關行政機關對規劃區內存在的“三亂”進行整改。
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行政單位積極履職,逐條進行對照整改落實。濕地公園范圍內的養殖場、砂料堆積場、農家樂和違法亂占890畝林地灘涂地的情形全部整改到位。對濕地公園邊界進行了坐標定位,定期開展巡護加強鳥類檢測,制作警示宣傳牌等,切實履行監督管理職責。
“經過檢察督促,‘亂采、亂堆、亂挖、亂建’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多樣性得到有效恢復。”臨洮縣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副主任張珅介紹。
“濕地保護非一日之功,定西市檢察機關將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長期堅持濕地治理保護,為新時代濕地保護提供定西檢察樣本。”定西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王廣德說。

如今,洮河國家濕地公園已檢測到植被82科177屬237種,監測到鳥類14目26科83種,成功進入了“中國森林氧吧”。通過檢察公益訴訟,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形成了保護洮河流域生態環境的工作合力,長效保護了洮河國家濕地公園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