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榆中縣院在社區矯正工作中抓好“三個對接”即與法院生效判決對接、與社區矯正對象交付對接、與幫教小組落實對接,嚴把交付執行監督關。對以往社區矯正重中間、輕兩頭,容易造成交付執行不到位而導致脫管、漏管的現象,把交付執行作為社區矯正檢察的重點,實現交付執行環節的無縫銜接。
法院判決生效后,該院指派專人跟蹤監督,特別是對老、弱、病、殘、婦矯正對象實施臨場監督,及時為社矯對象建立“一人一檔”,定期與社矯機構“對賬”,防止法律文書不送達、不及時等“見人不見檔、見檔不見人”的脫節現象。同時,對社區矯正對象的交接程序、交接內容實施監督,使社區矯正對象一走出法庭、看守所或監獄,便由社區矯正機構接收,防止社矯對象變為無拘無束的“自由人”,杜絕脫管、漏管現象。
同時,在辦理交接手續時,該院檢察干警組成社矯對象監管小組,監督司法局與法院、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村居幫教小組、社區服刑人員親屬和社區服刑人員簽訂《社區矯正幫教協議書》,通過協議書,構筑預防社區服刑人員重新犯罪的多重防線,形成共同幫教矯正社區服刑人員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