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定西市檢察院組織召開涉視障人士出行安全行政公益訴訟起訴案跟庭觀摩評議活動,進一步提升檢察人員出庭能力,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守護視障人士的合法權益。
據悉,此次庭審觀摩案件為定西市安定區檢察院提起的某街道辦未依法履行轄區內車輛占用盲道監管職責案。2022年4月,定西市安定區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某街道辦未依法履行城區盲道被自行車、電動車等社會車輛違規停放占用監管職責,致使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該院依法向某街道辦制發檢察建議后,街道辦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經跟進監督盲道通行得以暢通。今年7月9日,該院開展“回頭看”活動,對占用盲道整改現場進行跟進監督,發現檢察建議督促整改后的部分位置出現“反彈”,視障人士的出行安全沒有得到完全保障,社會公共利益持續處于受侵害狀態,8月29日,該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圍繞各方提交的證據進行舉證質證、辯論、發表意見。法庭當庭支持檢察機關的全部訴訟請求,判決確認某街道辦未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行為違法。該街道辦當庭表示,庭審前已對盲道被自行車、電動車等社會車輛違規停放、占用情形進行了整治,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保障視障人群出行安全。
“盲道,作為城市中為視障人士專門設置的出行通道,它承載著社會的文明程度和對特殊群體的關心關懷,起訴只是手段,保護才是目的,我們提起公益訴訟的目的是推動問題整改,通過確認行政行為違法,全力督促行政機關嚴格落實監管職責,長效維護市容規范有序、盲道暢通無阻。”公益訴訟起訴人表示。
庭審結束后,定西市檢察院組織出庭干警及觀摩人員進行評議座談,并邀請法院庭審人員參加座談會,為共同提升案件辦理質效提出意見建議。觀摩人員圍繞庭前準備、出庭規范、庭審效果及論辯應變等方面發表意見,并就如何提高線索發現、調查取證、文書制作、庭前溝通、出庭履職能力等問題進行交流學習。
“檢察機關以盲道整改個案‘小切口’,有力推動轄區類似問題路段一體整治,使無障礙環境建設持續向好,通過觀摩促進相關職能部門和社會各界提高對視障人士‘綠色通道’的重視,切實為特定群體提供便利和保障。”一位庭審法官表示。
“盲道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守護,盲道雖窄,卻盡顯社會無限溫情,公益訴訟就是要從細微處著手,把群眾的小事辦成實事好事,讓這些特殊群體也能感受到身邊的‘微幸福’。”定西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