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檢察院召開全省檢察機關服務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會
6月17日,甘肅省檢察院召開全省檢察機關服務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會,通報2019年以來工作情況,交流各地經驗做法,對全省檢察系統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再部署、再推進。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朱玉出席會議并講話。

全省檢察機關服務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會

朱玉指出,全省檢察機關按照“兩聚焦一結合”的工作思路,連續三年將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作為服務保障中心大局“六項重點工作”之一來謀劃和推進,扎實開展“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祁連山生態環境檢察監督、公益訴訟“回頭看”等活動,出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十項舉措”,實行“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工作模式,首次發布《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白皮書》建成西北檢察機關首家環境檢測實驗室,探索建立內外協同、區域協作機制,以“成在決心、貴在用心、功在齊心”的勇氣和擔當,為筑牢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朱玉強調,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堅戰重要一年,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意義重大。全省檢察機關要進一步提高站位,突出重點,創新機制,狠抓落實,不折不扣將黨中央、省委和最高檢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部署要求落到實處。重點要從四個方面再發力。
深化思想認識,扛起政治責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認識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特別是對我省的特殊重要意義,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和檢察自覺,堅決肩負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政治責任、歷史責任。
聚焦重點難點,加大辦案力度。堅持“雙贏多贏共贏”“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持續跟進監督”等司法理念,認真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深入開展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檢察監督等活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交易野生動物,以及偷排偷放、濫采濫伐等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嚴懲抗拒、阻撓生態環境執法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持“實體程序并重、解決問題為要”,突出辦理生態環保領域公益訴訟案件,探索設立市級院公益訴訟辦案指揮中心,落實省院規范和加強檢察建議“十項要求”,促進有關部門履行保護職責。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對涉及檢察機關的問題,認真核查整改,加強督促指導,確保按期高質量整改到位;對涉及其他部門的問題線索,逐條開展排查,依法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整改落實。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打擊與修復并重,常態化開展“回頭看”,善于發現并推動解決案件背后的深層次問題,實現刑事制裁、民事賠償、生態補償有機銜接,提升辦案質量和效果。
完善機制制度,凝聚保護合力。完善一體化辦案機制,加強各級檢察院上下聯動,強化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十大業務”橫向協作,規范和完善線索發現移送、調查取證、專業技術支持等機制。完善溝通協調機制,積極向黨委及其政法委、人大、上級院匯報,主動與政府部門、人民法院溝通,健全重點領域刑事司法、公益訴訟檢察與行政執法銜接機制,完善案件管轄、裁判執行相關規定,統一執法標準,加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積極探索推行“河長+檢察長”做法。完善跨區域協作機制,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公園體制建設等重大戰略,落實西北五省(區)六方檢察機關第一次聯席會議精神,完善跨區域生態環境案件通報協查、調查取證協作等機制,解決線索移送、案件管轄、法律適用等方面的問題,推動跨區域檢察協作常態化。完善公眾參與機制,落實人民監督員制度,推廣公益訴訟志愿者和觀察員及圓桌會議、公開宣告送達、公開聽證、舉報獎勵等制度,加強“智慧借助”和宣傳引導,提升辦案精準性、公信力,擴大公眾知曉度、參與度。
強化組織保障,確保抓實見效。要靠實工作責任,各級院黨組要定期聽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情況匯報,緊盯重點環節,督辦重要案件;牽頭部門要牽頭抓總,主動協調,相關配合部門要積極配合,共同推進工作落實。要提升工作能力,加快構建專業化辦案模式,組建專門辦案團隊,推廣“培訓+辦案+研究”模式,探索與行政機關、審判機關開展聯合培訓,用好“檢答網”、指導性案例和典型案例,提升司法辦案能力。要改進工作作風,堅持和完善“五步工作法”,加強過程管理和業務數據分析研判,把工作抓在平時,隨時掌握進程、查缺補漏;主動“走出去”開展工作,加強與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水利、林草等部門的溝通聯系,提高工作精準性、實效性;堅持用行動、事實、數據和案例說話,體現擔當、作為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