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制定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的十項要求》(以下簡稱《十項要求》),《十項要求》以《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規定》《甘肅省人民檢察院關于規范和加強檢察建議工作的實施意見》及省院朱玉檢察長在全省檢察機關檢察建議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精神為指導,緊密結合全省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實際,明確規定了公益訴訟檢察建議歸口管理、案件化辦理、調查核實、審簽、送達、報備、跟蹤回訪等流程和機制,對切實提高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的質效,推進全省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健康發展具有指導性意義。
十項要求即:一要統一歸口管理。嚴格落實統一業務應用系統集中管理檢察建議的要求,從適用范圍、制發程序、文書規范、落實情況等方面做好公益訴訟部門行政訴前檢察建議的流程監控、分類統計、綜合分析和案件評查工作。二要實行案件化辦理。實行“一建議一案件、一建議一立卷”辦理模式,對具體案件實現線索管理、移送分配、初核認證、立案辦理、調查取證、制發送達、監督落實、分析評估、結案立卷、備案登記相關流程全覆蓋,確保各個節點順暢銜接。三要深入調查核實。擬提出檢察建議前,必須要先深入細致地調查分析,結合案件事實收集和固定證據,提前熟悉涉及相關部門的職責及法律法規,規范有序制發檢察建議。四要注重咨詢論證。要充分發揮“檢察智庫”作用,通過相關領域專家提供咨詢或進行論證,確保檢察建議文書制作的專業性,要在文書格式規范性、結構嚴謹性、內容針對性、說理充分性、措辭準確性等方面下功夫,提升文書質量。五要規范審簽程序。對需要進行調查核實、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撤回檢察建議文書的,應當由公益訴訟部門負責人對檢察建議內容進行嚴格審查后報經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要在規定時限內起草、報批、決定、制發、送達檢察建議。六要加強協作溝通。在正式制發訴前檢察建議之前,對案件中反映出的問題要積極與被建議行政機關溝通交流,聽取意見建議。在發出檢察建議之后,針對被監督行政機關的意見建議,召集相關部門、組織以及群眾代表召開訴前圓桌會議,共同研究解決方案和措施,推動被監督行政機關更好履行公益保護職責。七要完善送達方式。加大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書現場宣告送達方式的運用力度,完善送達程序,強化檢察建議的儀式感和公開性。必要時可以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約檢察員、人民監督員作為第三方代表進行全程監督,并采用多媒體示證、全程同步錄音錄像方式,確保公開宣告的規范運行。八要落實報備制度。對一些社會影響大、群眾關注度高、違法情形具有典型性的案件,在向有關涉案單位制發檢察建議的同時,應當在三日內報上級檢察院備案,同時抄送同級黨委、人大、政府及被建議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涉及違紀違法追責的抄送紀檢監察機關。九要強化跟蹤回訪。檢察建議發出后,要采取詢問、走訪、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不定期回訪考察、抽樣檢查等方式及時對公益訴訟檢察建議落實情況跟蹤回訪。對于檢察建議未按期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情況以召開集體約談會等形式督促被建議單位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在規定的時限內按照訴前檢察建議的要求全面整改落實。十要優化評估考核。完善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工作評估制度和通報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考核措施和激勵辦法。將制發檢察建議的質量和效果納入檢察官司法責任制履職績效考核,開展年度優秀公益訴訟檢察建議文書評選活動,獎優懲劣。
《十項要求》對高檢院、省院相關文件的原則性、概括性、普適性內容作了細化和分解,提出規范和加強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工作舉措落地落實的保障措施,進一步增強了可操作性,對我省貫徹落實高檢院、省院領導“把檢察建議做成剛性、做到剛性”的要求將起到有效的促進和推動作用。下一步,省院第八檢察部將多措并舉,狠抓落實,督促全省公益訴訟部門嚴格貫徹執行《十項要求》,逐步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