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武威市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和上級檢察院關于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部署要求,將服務和保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部署開展,綜合運用各項檢察職能,自覺服務和保障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取得較好成效。2017年至今,共依法批準逮捕破壞環境資源類犯罪案件4件8人,起訴25件39人。充分運用刑事立案監督手段,堅決糾正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有案不立、有罪不究等問題,依法監督立案破壞環境資源類犯罪案件2件3人,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5件。
武威市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全面深入排查,深挖案件線索。全市檢察機關認真組織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加強與相關行政執法機關的銜接溝通,集中深入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的環保、林業、國土、水務等單位開展專項檢查活動。通過查閱臺賬和案卷,對各行政執法機關2017年查處的破壞環境資源的行政處罰案件進行梳理,重點對污染環境、非法占用農用地、盜伐濫伐林木、非法狩獵、非法采礦等行政案件進行監督,認真摸排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罰代刑等涉嫌犯罪線索。共調閱檢查行政處罰案件345件,其中:環保部門106件、林業部門165件、國土部門57件、水務部門17件。經專項檢查,共發現5件涉嫌犯罪線索,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通過加強內部協作,實現資源共享,相關業務部門之間堅持互通信息,確保破壞生態環境犯罪信息共享,線索及時移送。加強與公安機關、各行政執法機關的溝通協調,積極推動“兩法銜接”機制建立和完善,形成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合力。涼州區檢察院與涼州區環保局、涼州區公安局會簽下發了《關于加強環境保護執法聯動工作的實施意見》,古浪縣檢察院制定了《古浪縣人民檢察院派駐黃羊川鎮檢察室對轄區內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意見》,加強轄區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武威市檢察機關通過參與綜合治理,保障綠色發展。對破壞生態環境整改工作中發現的天祝縣4個采礦項目造成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積極介入督促整改,依法查處破壞生態環境背后的其它違法問題,查清問題后及時向政府提出對相關企業停止開采、吊銷執照、恢復植被的檢察建議,使問題得到了有效整改。對《祁連山地區武威段和連古城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整改方案》中涉及的問題線索,深入保護區實地走訪了解,對保護區內83個采礦、旅游、交通及水利設施等項目情況進行拉網式排查,發現和收集違法犯罪線索。天祝縣檢察院針對祁連山周邊地區20余家洗車行將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排放到莊浪河道的行為、保護區內的布爾智民族風情園在未辦理用地、環評、林區行政許可手續的情況下違法經營,造成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的行為,分別向環保局、旅游局提出訴前檢察建議,使問題得到全面整改。
加強法律宣傳,營造法治氛圍。武威市檢察機關積極組織開展“檢察宣傳月”“法制宣傳五進”活動,充分運用典型案例,進村入戶開展環境保護法律知識宣傳。2017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在各鄉鎮、村社開展法治宣傳400多場次,受教育人數30000余人;開展法制副校長“送法進校園”活動200余次,向學校師生詳細解讀《環境保護法》,分發環保法律知識宣傳手15000余冊,增強廣大群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充分發揮派駐鄉鎮(街道)檢察室作用,延伸檢察機關監督觸角,定期對祁連山沿線群眾、企業進行環境普法教育,廣泛宣傳打擊破壞環境資源法律政策及檢察機關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的職能作用,使民眾了解破壞環境資源的危害,提高社會公眾的法治觀念和生態環保意識。